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800字(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zhiyongz2024-05-09生活百科

范文一:《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不得不说,读完它后,我竟然对心理学产生了些许兴趣。那感觉,就好像戴上了一幅透视眼镜,再去看人、看事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透过“皮囊”和事件,去分析挖掘人物的真实心理和秉性构成。当然,这只是得了个“心芽”,但愿它可以慢慢长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看到作者的简介,不由想起了“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3个是师傅、徒弟、徒孙的关系,而且都是走得先传承—后批判—再创造的路子,真是做到了“功属一脉,武成一派”。也向世人演绎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人生哲理!令人无限憧憬、无限神往。启示我们:对老师最大的尊重、最大的证明,唯在超越。

扯远了。还是说《自卑和超越》吧。这书也挺有意思,看了书名,本来是奔着怎么把心中那些个自卑情节给填平的,可看了四分之一,也压根没找到“自卑的痕迹”,更没寻着“超越的钥匙”。后面,也只是稍微的涉及了一些,不知是语言差异还是翻译问题。也许是自己没读出“真味”吧!

①生命的意义在他人

本书第一章节讲得是“生命的意义”。开篇即大格局、大命题、大手笔。秉持着虔诚的心理去拜读,迫不急待想解开这“绝世之谜”,活他个明明白白。

可作者一上来先开始绕圈子,告诉我们“意义的范畴便是错误的范畴”。直白点说,“木头”“石头”因为有了人类,才叫“木头”“石头”,它的意义是人类理解的意义,至于具体它是个啥,人也许并不真正知道。延伸来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都是你所谓的意义,没有你也就没有了“你的生命的意义”;有了你,“你的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你的一切观点、态度、行为、言谈举止、习惯和性格中,你所思所想所为就是你当下“生命的意义”的体现。我理解,就是“我在,意义即在;万千生命,万千意义”。

紧接着,作者话锋一转,在这万千意义中,有一个人类最大公约数的共同标准,这意味着这个意义是与人类的目的和目标最相一致的。看来要抖一些“干货”了,虽有万千意义,但其中有个接近真理的。是什么呢?

作者没直接回答,而是又绕了个弯,开始介绍人类生活的“三大限制”:一是我们居住在地球上,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二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是人类的唯一成员;三是人类是由两种性别组成的。

这“三大限制”说白了告诉我们,我们是地球人,地球上人很多,很多人分男女两种。这样的限制造成了怎样的生命处境呢?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职业”“社交”“两性”。“职业”解决的是在地球上的生存问题;“社交”解决的是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两性”解决的是男女情感问题。这3个方面处理好了,人的生活就充满正能量;处理不好,就充满负能量。而这3个方面,归根到底又可以汇到一点:“真正的意义是指对他人而言的意义。每个人都在追求生命的意义,但是如果某个人没有认识到只有为他人的生命作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他通常会犯一些错误”“生命意味着为全世界人民作贡献”。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这个真理可谓太熟悉了,不就是我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就是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吗?只不过,作者是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推理出来的。我粗浅理解:无他人,亦无我。我作用于人和世界,人和世界折射出我。而只有我为人人,人人才为我。这样我的生命更丰满,更能显示出价值。且这种状态是符合人类发展的。所以这就是天下共识的真理。

②个体心理学把思想和肉体作为整体

思想和肉体之争,唯心和唯物之辨,一直难以论个清楚。作者谈到,个体心理学的解决之道在于,把肉体和思想当成整体,因为人们来治疗都是肉体带着思想来的。

心理学的存在就是为了探索个人所有表现的意义,找出他或她的目的何在,并将此目的与他人的目的作对比。

说到这里,我们也能渐渐明白,心理学其实就是一台“肉体破译机”,通过解读肉体的每一个细小表现,来分析思想的目的所在。人们的每个行动,都经历了一个“肉体感知环境——信息反馈思想——思想判断分析——指挥肉体反映”的过程。比如,一个人抢劫,根源于贫困感,错误不在于行动,而在于思想误判了信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实现目的。同样一个有贫穷感的人,思想正确判断的话,就会通过正规途径谋取财富。而思想的判断力或者说心理目标,在4、5岁的时候就会逐步形成。

按照这个逻辑,先天缺陷的孩子就会出现两级分化,要么囿于缺陷不能自拔,要么找到战胜缺陷的方法而发展出其它优势。这样看来,比如一个脾气火爆的人,为什么总是会批评、指责或者攻击他人。因为当肉体感知环境带来的困难后,思想无法给予正确的解决办法,长期以来就形成这一种途径——通过发脾气来解决困难。再试着往深里挖的话,这源自小时候养成的惯性,每当遇到困难,发脾气暂时能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形成这种惯性指令。比如,我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会哭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形成哭的惯性,当然成人后“哭”会换成意愿表达等其它不同的形式。

在这章节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迄今为止,我们理解个体的最佳指标就是他们合作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个体的心理状况,只要看他与人合作的能力。

③人类在超越自卑中获得优越感

这一章节总算谈到自卑了。我理解,自卑感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感觉。自卑感源于面对问题无法解决时产生的情绪。如果自卑感出现,我们不主动采取措施,去破解问题和矛盾,任由其发展下去,并且坚信自己永远无法解决,这样就产生了自卑情结。当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会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自卑就会变成自信。

而作者更加鲜明的提出,愤怒就像眼泪或者借口一样,是自卑情结的一种表现形式。

优越感,是人类共同追寻的情感。成为“神”一样的存在,是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终极目标。

每个人都会在内心深处给自己设定一个优越感目标。这个目标确定后,他的一切行为都会朝着实现这个目标努力。我们常说,解开“心结”,其内在意义就是矫正优越感目标。启示我们:在教育转化“问题儿童”,或者“问题成人”时,切忌只关注行为表现,优越目标才是治本之策。

令人忧虑的是,出现问题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教育者也往往不能深刻的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或者认识到有问题,却无法观察和辨识症结在哪里,也就不能对症下药了。

综上可以看到,有自卑感并不可怕,自卑是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源泉,只要直面问题所在,以大无畏的勇气挑战问题,自卑就会成为自信的养分。

④摘录“十五条”家庭、婚姻和教育孩子的观点

1、与孩子作对通常都会失败:他们绝对不会认输。

2、合作和爱不可能通过暴力获取,暴力留下的是永久的心疤。

3、婚姻就是一种伙伴关系,没有一方应该高人一等。

4、在家庭里权威根本没必要存在,如果其中一位家庭成员尤为突出或者备受重视,这也是一种不幸。

5、惩罚,尤其是体罚,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6、任何不能在充满友爱的环境中进行的教育都是错误的教育。

7、家庭里,金钱不应该被过分强调,也不该就这个问题发生争吵。

8、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生活方式:他总要把责任推到他人头上。

9、懒惰通常是与野心和灰心绝望相互联系的一个标志:野心越是强大,个体就越看不到实现的希望。

10、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孩子的各种局限,而是他们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局限。

11、在教育所犯的所有错误中,最离谱的就是认为遗传限制着发展。

12、影响智力发展最强的因素是兴趣,阻碍兴趣发展的不是遗传,而是灰心丧气和害怕面对失败。

13、被娇惯的孩子: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所有事情都由父母解决的孩子来说,成年人所要担负的责任就是一种特有的束缚。

14、对于男孩子来说,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寻求赞扬上是非常危险的。

15、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亲密的身体接触。如果有条件,不要让孩子跟父母睡同一个卧室,也更加不要同床。

这15个观点,是阅读中用红笔沟划出来的。每次划过,表达的是一种认同,而这种认同是源于个人生活的体验。用唯心论讲,这些观点早已在心中,当我看到时,内心深处的“它”被点亮了。就好像心里摆着15支蜡烛,一直是熄灭的,可当我找到15根火柴时,它们逐一被点亮。点亮我的蜡烛,不知大家心里有没有?

⑤“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人类是地球上脆弱的生物,因为合作得以发展壮大。无论在什么样的体制下,“合作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中,我慢慢形成一个观念: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职业,不管干什么事情,归根到底都是和人打交道。只要学会了和各种类型的人相处,就可以取得成功。

看完这本书后,感到与作者的观点如出一辙。这里面藏着一个逻辑:想要成功(获得优越感)必须与人合作,与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付出,付出越多得到越多人认可,越多人认可就会得到越多人帮助,越多人帮助就越容易成功。绕了半天,其实就是古人讲的“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舍得舍得,先舍后得”。

真理就摆在那,已经几千年了,作者只是从心理学方面作出了证明。可是试问,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知而不行,实为不知。不过,即使我们做不到大公无私,尽量也要做到先公后私;做不到先公后私,最起码也要公私分明,切莫损公肥私、损人利已,那样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这本书启示我们:要把“合作能力”作为自我塑造的目标,也作为引导教育孩子努力的方向。

范文二:《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1

—Day1 20180930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很久之前就想读这本书,但怕太专业,迟迟没能翻来。走读派却偏偏在国庆大假期间,开了这本书的压力读书班,对于我这种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完不成阅读任务的人来说,着实有些为难。老毛说,试试?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交了30元的押金,开始新一轮的读书之旅。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2

—Day2? 20181001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时间读这本书。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3

—Day3? 20181002

第五章? 梦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今天看来,大概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局部兴奋活动所致。作者在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对于梦的研究,不知道是否基于这个基础。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以及梦中情绪的体会,作者给出了很多他自己的见解。由于我所接受的“大脑皮层”概念先入为主,则导致我对这章的内容有些质疑,不知通过对那些梦境的分析,到底能否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感受进行对应。不过,有些梦的确很美妙,让人想要活在梦境中。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可无奈的是,做家长也只能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成长,有些经历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只能错过,于事无补,这也许是作为家长最大的憾事。虽然看过很多理论,但要和自身以及自己的孩子相结合,总会有些不大对路的地方。这也许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吧。第六章分析了家庭中,父亲、母亲各自的职能分工,以及各个通过分析各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排位,得出他们个性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在当今的中国,可借鉴的其实并不多,毕竟二孩政策刚刚开始,家庭中最多也只有两个孩子,而往往第二个孩子都还很小。但作者贯穿全书的“合作精神”却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大力引导和培养的,这样,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他们终究要步入的社会中,他们的成长才会较为顺利,逐渐脱离家长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合作,完成自己的使命。

4

—Day4? 20181003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 青春期的引导

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现在,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的父母,还是少数。于是一部分家庭想要将孩子的教育推向学校,企图孩子能在学校接受到更多的教育,改正自身的不足,殊不知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中,教育不能凭一己之力,也不能只是一方的努力。虽然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但毕竟是一对四十几的现状,所以,最了解孩子的仍然只能是孩子的父母,在教育上,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认为,学校的意义在于,孩子可以在除了家之外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结交一些相对固定的伙伴,从而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培养社会意识。

回想自己的青春期,虽然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但也曾有过一些故事。现在再想起时,青春期的小叛逆,小对抗,以及一些小悸动,其实就是在成长道路上,面对一些不可知未来的一些反应,经历过了,就会成为永久的记忆,有些确实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人生。虽然我的孩子距离青春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也要开始在这条道路上,聚集正的能量和朋友间的信任关系,为今后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阶段做些准备。

5

—Day5? 20181004

第九章? 犯罪与预防

读这一章时,看到那些案例,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身边曾出现过的例子和人物,有些确实是少年时期在家庭中处于被忽略的位置,或者家庭关系并不融洽,虽然这不是引起犯罪的直接原因,却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不容忽视的生长土壤。与其说,这一章实在分析犯罪的原因及预防,不如说是在引导父母怎样教育子女,难怪老师要将这本书列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参考书目。

这一章,又多次提到了“合作精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合作是最为广泛地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的方法。然而合作的基础是什么?也许“为他人着想”才是合作的基石。“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是我们给孩子们立下的第一规则。出入单元门,顺手扶门,是不影响他人的表现;在家轻轻走路,不蹦跳,也是不影响他人的做法。但这些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细微之处,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得继续在做合格老母亲的道路上,继续修行,努力前行!

6

—Day6? 20181005

第十章? 职业问题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群体

小时候的梦想,也许会贯穿人的一生。如果有了方向,并持续为之努力,迟早是会实现的,这也可以用之前很有名的“吸引力法则”来解释。

其实这两章的内容,我觉得可以用“定位”来总结。一个人如何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怎样的工作,可以为他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在每个团队中所处的位置,都需要自己对自己进行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大局观,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这种定位,还需时常进行自我调整,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越来越深入的自省和思考,又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由此可见,保护孩子最初的梦想是极其重要的,不论他们的梦想是否可行,作为家长都应不遗余力地保护他们的想法,并协助他们坚定梦想的方向,探寻真正的兴趣所在。

7

—Day7 20181006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今天是最后一天的阅读,读起来也很轻松。

爱情和婚姻是每个人的一生中占比重最大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很多事情就会一帆风顺,而如果某个环节没有处理好,也许有些就像一根鱼刺如鲠在喉,看上去没有大碍,可只有自己知道,哪哪儿都不得劲。

作者认为爱情和婚姻,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但这条放在如今的社会,好像又有些牵强。能够在一起,首先还是相互的喜欢,并把这种喜欢贯穿在整个婚姻生活中。一辈子很长,谁也说不清后面的几十年中,自己曾经认定的那个人是不是能够陪伴自己一直到老的那一个,何况“人”才是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如何甄别“那个人”才是爱情和婚姻中最大的课题。但愿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也但愿我们能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范文三:《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写于80多年前,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时期。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也是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在我心目中应该还要加上弗洛姆,可能与比较早的读过弗洛姆的书有关),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最先脱离弗洛伊德的,另立门派的反对者。

自卑,是超越自我的动力

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对个人来说,自卑感是超越自我、不懈追求进步的动力。阿德勒也提醒我们,如果处理不好自卑感,容易产生过度焦虑,就会进入自卑情结的误区,导致自闭、犯罪等等问题。

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们就可以改变思想,摆脱过去的经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就有了改变自己的可能性。把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上之后,再通过树立目标,让自己的行为为目标服务,就能激发起自己的改变行为,实现自我超越。

融入社会,与人合作,

是改变自卑和超越自我的良药

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可归纳成为:职业、交往、婚姻问题。职业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合作分工,人际关系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人之间相互打交道,婚姻问题需要我们跟伴侣合作,归根结底,这三类问题又都可以看作合作问题。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为整个人类社会做贡献。要实现人生的意义,就要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合作过程中,不要过度关注自己,而是时时刻刻想着合作方的利益。阿德勒还提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跟别人合作的能力。

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到更大的价值体系中去审视,从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去思考活着的意义,热爱家人,融入社会和团体,才能给自己确定更积极的生活目标和行为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依然极具现实启发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