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宋词写作有什么格律要求 宋词有格律吗

zhiyongz2024-05-11生活百科

网友提问:

怎样才能写好宋词?宋词的格律怎么填?

优质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不专业了,你不是宋代人,怎么能写出宋词呢?应该说怎样填词。

其他网友回答

宋词嘛,当然只有宋朝人才能填写,现代人不管怎么努力,填出来的东东永远也成不了宋词,除非你学会了穿越术,到了宋朝,依葫芦画瓢,就成宋词了。

词这玩艺,既不起源于宋代,也不只有宋代独有,怎么就把“词”这玩艺就全归功于宋,叫“宋词”了呢?

词不同于诗,诗是自我们的先人有了语言文字后就有了,而词是在诗歌发展到有了格律诗后才有的。词大多由教坊曲演化而来,开始是与曲紧密相连,拿来就可以唱的。格律诗产生后,文人们便将格律诗的一般规律引入教坊曲内,成为格律诗的补充,所以也称“诗余”,后来由于“词”的迅猛发展,词便成了独立的艺术形式,后世便将词与诗并称“诗词”。

唐代天字号第一大诗人李白就曾玩过“词”,相传《忆秦娥》格律词牌就是李白所创: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因词中有“秦娥”、“秦楼”句,流行之后,人们便将这一格律词牌命名为《忆秦娥》。

李白那时的人们不可能知道后面会有个宋朝,因此李白填的词不可能也叫“宋词”吧?

词到了晚唐,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中温筠庭与韦庄两大诗人贡献最大,产生了主要词派“花间词派”,两人并称“温韦”,白居易也有很多优秀的词作。韦庄后来还做了西蜀宰相,将这一传统沿续到了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被号称为“千古词帝”,他的千古绝唱《虞美人》让宋人见识了词的魅力,于是突破了“花间派”词作狭隘的宫闺幽怨主题,有了更大范围的家国主题。特别是苏轼《大江东去》的唱响,直接诞生了豪放一派,此后的词坛,豪放婉约两派交相辉映,使“词”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词在宋代的地位,还是远远低于诗的地位,科举考试只考诗不考词,官方正式场合仍是诗的一统天下,词只在官员私下交往唱和。但在民间青楼歌坊,词却异常火爆,深受大众喜爱。虽然如此,有宋一代,也没有“宋词”一说。

“宋词”这一称呼,是后人根据一个朝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作出了概括性总结,才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说法。千万别认为诗就是唐代的,词就是宋代的,曲就是元代的,如此逻辑,那现代人写小说也成了“明清小说”了。

如何填好词呢?首先得弄清词与诗各自的特点,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区别对待,才可能学得皮毛。

格律诗的形式较简单,就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少量的排律。讲究平仄、对仗;一些人还强调要用典,认为没有典故就没有深度,当然这不是必须的;押韵较为严格单一,只押平韵,一韵到底,邻韵近韵不能通押;诗内还忌讳重字。

词就不大一样,现今流传下来的词牌格律大约有一千多种,每个词牌还有多种名称,多种变格,这么算来,所有词的格律怕有万儿八千了。跟格律诗一样,有严格的平仄规定;不过对仗要求低,大多为对偶句,对偶句平仄可以相对,也可以相同,还可以重字;押韵也远比格律诗自由和多样,有押平韵的、仄韵的、入声韵的,更有平仄入声韵互相交叉转换,不一而足。而且可以邻韵近韵通押,更为宽泛自由。

清人戈载根据前人通押实践,将《平水韵》106韵部合并为平上去14韵部、入声5韵部,合计19韵部,编成了一部《词林正韵》,为现今填词主要流行版本。《中华新韵》有14韵部,跟《词林正韵》比较接近。

总的来说,格律诗更具古意,有些贵族气质;而词更加口语化,更重韵律,因而更受大众喜欢,有较强的大众化和现代气息;而且各方面与格律诗相比更加自由,可以视为格律诗中较为自由的格律诗。

笔者曾在头条号上有个《大家来做诗》栏目,对填词的具体做法做过一些尝试,有兴趣的友友可以搜索查看,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宋词代表旧体词发展的最高峰。学习创作旧体词,方法要讲,更要持之以恒。与古人相比,我们在旧体词学习创作上有劣势,也有优势。劣势在于用韵和古代语言习惯(诗家语),优势在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便于查阅、交流旧体词信息。

(一)怎样学习创作旧体词。简要说说个人体会。首先是基础理论。要了解什么宋词,它的起源、发展、与演进脉络,有哪些主要的宋词大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其次是多读名作。多读至关重要,读词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结构、语感、文字特色就会渐渐知晓,这也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建议先从《宋词三百首》,尔后是《宋词一万首》和《全宋词》。如果能把《词三百》读烂读透了,并不需要把宋词读个遍,可以边创作边通读。再次是多看词的评说类文章,什么是精华,什么是忌讳,怎么行文,怎么构境,可以事半功倍的学习掌握。第四是开始自己的创作。应用填词形式上最直接需要的是词谱、声格与用韵;内涵上最重要的是构思、衔转、文字与境界。这些是要在学思行悟中长期积累的。

〔鹧鸪天〕金陵夜望 词/抱庸斋主袅袅纤云拱玉钩,微微鳞浪动青鍪。一行白鹭归吴岸,数点渔灯卧楚流。高矮树,古今楼,苦桐飘谢半城秋。竺寒不渡秦淮水,无限凄凉倚莫愁。

(二)宋词的格律怎么填。这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主题。你想讲什么事情,表达什么东西,也就是常说的中心思想。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没有写说的东西,就没有填作的必要。②选定词牌。以想要表达的事情为依据,亦即想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而选定恰当的小令、中长调等词牌。③用韵。填词一般用《词林正韵》,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要尽量选择一些大的韵部,韵部里的字数多,挑选的余地大。反之,如果选的是小韵,多是冷僻孤拔的韵字,就会增大创作的难度。当然,有经验的词作者,一般会围绕诗眼(中心句)的结字来用韵。④领字格。与诗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词常用领字,它是词中语句转折衔接的桥梁,通常有一字领、二字领和三字领,比如“却”“便”“莫道”“休问”“便纵有”“莫不是”等等。领字越用越准、越用越熟。⑤词的境界。这是宋词的最高端艺术,意境与词格、词态、词色等多种因素构成,前人对此也有很多深刻的见解。 抱庸逮津於诗词而今六载,素不敢妄言得其要义,但觉诗词应以格律为形,字句为骨,意气为血,境界为魂也。王国维曾言诗词境界有三,惟以意境裁断,余不苟同。 抱庸以为,词的境界当有形胜、意胜、气胜、境胜四品。形胜者字正腔圆、抚琴击筑、铿锵著力;意胜者一指迷津、頓开茅塞、勾人共鸣;气胜者钢筋铁骨、纵横捭阖、江流滚滚;境胜者静虚入幻、潇洒飘逸、牵掣神魂。此四品者,因人喜好各穷其特,不宜必分高下。

〔月华清〕金陵夜语 词 /抱庸斋主故国风骚,六都绮艳,簇拥红阁绿瓦。改尽朝年,争有新诗入画。眺曲槛、秦屋髙华,凭叶渡、吴波清雅。盈夜,尚多情才调,可堪潇洒。 好月穿云如水,照白鹭中分,迤桥斜跨。数点枯灯,廖落石头城下。想当时、歌鼓催筝,到了却、空台荒榭。无那,只半河残粉,与人闲话。

词之品性,常决诸词者品性,词之气质,常决诸词者气质。故好为诗词者,诗词与品性当同步兼而修之,非博学多悟点滴养成别无二径,尤不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怎样才能写好宋词?宋词的格律怎么填?

前言

写好宋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妄想了,毕竟已经是2019年了。,但是按照宋词的格律填一首词还是挺简单的。

填一首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平仄

填词最简单的就是知道平仄,在词谱里,关于平仄在词谱中有四种符号:

“○”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标平声,类似于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妈、麻。

“●”标仄声,类似于三声和四声:马、骂。另外古韵里还有一种入声字也是仄声: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其中的“急”,虽然今天是二声,但是在古代是入声,属于仄。

二、押韵

填词押韵可以直接用诗韵《平水韵》,也可以用简单一些的词韵《词林正韵》,在词谱中押韵要注意押平韵还是押仄韵。也有特殊的符号表示:

“△”标平韵, “▲”标仄韵 。

1、填词中的押韵有的是一韵到底,

2、有的是换韵,例如虞美人

绿、续,仄声的入声韵;言、年改平声;在、解又改为仄声,深、禁又换成平声。3、换韵中还有叶韵(平仄韵是一个韵部,可以理解为同韵母中有平声有仄声),例如西江月:

摇、梢是平声,觉是仄声,都是ao的韵母。

三、对仗

有的词牌有对仗,不过词的对仗不是非常严格,同一个词谱,有人的作品对仗,有人就不对仗。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有对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牛峤的《忆江南》第3、4句就不对仗: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惟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结束语

填词要注意依照词谱填词,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不过也要知道,词谱是明朝人搞出来的东西,唐宋人多是依照曲谱来填词的,曲谱遗失以后,后人为了填词有依据就按照唐宋作品总结出了词谱。

我们填词一般采用词谱比较全的《钦定词谱》,800多词牌、2000多词体。不过即使这么多词谱,也会有不少宋词不符合词谱的现象。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声律

平仄四声

李清照嘲笑苏轼填的词是“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为何?因为诗只谈平仄,而词不行,词是为了配合乐曲而产生的文学体裁,而每个曲调中,轻重缓急的节奏,和表达的情感密切相关又密切相关,同时古音并非如今音一般一个字的声调可以变,而是固定的。

“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三《乐府古题序》

因此词便成了“每个词牌有定句数,每个句子有定字数,每个字又有定音节”,此外,还需要分五声(宫商角徵羽),还要分五音(唇、齿、喉、舌、鼻),还要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清浊轻重。

虽然自元明二代起,词已经丧失了音乐性,形成了如魏晋五七言诗一般的纯文学体裁,但这种在韵位、句读,甚至是句首上的关于四声的独特安排,是有完整的结构。

《词律丨发凡》说:“若上去互易,则调不振起,便成损腔。尾句尤为吃紧。如《永遇乐》之‘尚能饭否’,《瑞鹤仙》之‘又成瘦损’,‘尚’、‘又’必仄,‘能’、‘成’必平,‘饭’,‘瘦’必去,‘否’、‘损’必上,如此然后发调。末二字若用平上或平去或去去、上上、上去、皆为不合。”

韵部疏密和句式长短的安排

韵部疏密跟词的节奏关系大体如下:

丨韵脚句脚之间平仄交替,又偶数句式的,则节奏和谐;如《满庭芳》

丨韵脚句脚之间连仄声(尤其是入声),又短句多的,则节奏急促;如《淡黄柳》

丨韵脚句脚之间平仄交替,句式长短交替的,则节奏顿挫,如《贺新凉》

单独提这些,就是为了分析词牌中的韵位安排,如此才能将文字表达中的“起承转合”与声情中的“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即能知道在什么位置我们应该铺垫,在什么位置我们应该用力、减力。

这其实有些类似于吟诵:全篇用一个声调读下去,平板呆滞;自然需要通过声调的变化来提高感染力,而这个声调怎么变?抒情的时候自然是多用轻声;昂扬的时候自然是多用重音——只不过填词的时候是将这个声音的轻重,变成了笔墨渲染的轻重而已。

就拿浣溪沙来说,这个词牌的格律整齐划一,我们在哪里“减力”在哪里“用力”呢?知道韵部变化之后,我们自然能发现全篇之中,只有下片起句是平仄交替,自然,我们用力的地方就是下片的换头处了,剩下的不细说了,笔者另有文章专门解析了《浣溪沙》的做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驾一观。

选调

如前言,曲调的节奏不同,所以适合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了。这里依然划分一个区间段:

凡词牌中的唐教坊曲之小令,对四声约束不严;而选择姜夔、周邦彦等人的自度曲时,便需要严守句首、句尾的平仄四声。

盖因为唐教坊曲多是刚从诗中加衬字而形成的歌词,如《蝶恋花》多是律句夹杂四言句,只需注意平仄之分。

但这也有例外,说个掌故:几年前有友人拿了一首押入声韵的《青玉案》,拜托我参评一下,我细考韵位,便告知他此词牌仄尾过密,并不能用入声韵。后来友人翻龙先生杂作时,也提到“青玉案上去通押,不宜用入声”,始信然。

选调需选择和立意相仿的词牌。

大家都知道《满庭芳》音节和谐,你想写慷慨激昂的自然相性不符了;又《寿楼春》多是祭奠之作,绝非是生辰祝贺之词牌。诸如此类限定,不大在少数。但如果明白了句式长短、韵部疏密等变化对词牌表情的关系之后,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里推荐《唐宋词格律》这本词谱,对初学者非常友好,龙先生标注了很多词牌的紧要处和该讲究的地方。

气味

说完了词体应该讲究的东西,剩下的就是对文字的精炼了,简而言之是气味风格,细分下来就是炼字

炼字

所谓的精炼不是“精雕细琢”的选用辞色华丽的辞藻,而是让你填词用的字在整体上贴合。举一个正例,一个反例:

正例: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謢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餐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这首五古有个背景:梅尧臣于范仲淹某次宴席上“樽俎笑谈间顷刻完成”,诗成便被引为绝唱。为什么“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就简简单单的妙白就写得好?

”河豚常出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六一诗话》。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梅尧臣的这首诗不但闲远古淡,而且还构思巧妙。

闲远古淡,就是提炼的气味了,在于每个字的精炼、每句的精炼而达成的一种【闲远古淡】的风味。当然,诗人在写的时候并非刻意精炼,而是通过平常的阅读积累而达到的一种美学直觉。——-这种直觉就是杜甫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

反例:明诗人苏平《咏绣鞋》诗。

南陌踏青春有痕,西厢立月夜无声。《咏绣鞋》

这个诗算炼字吗?算。不但属对工稳,而且以绣鞋踏青留下的痕迹比作“春有痕”,构思精巧。但为什么被朱彝尊贬斥?因为它没什么实际上的含义,所来说去就是用炼字的精巧来弥补本质上的卑靡无聊罢了。

总而言之,炼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反复的去体会古人诗词整体的感觉,但还是那句话,自然而然,求懂,再求通,路走对了,不过是时间长短的功夫罢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