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论文)

zhiyongz2024-08-14生活百科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但就其思想、精神和信仰之“形而上者”之道的层面来说,其主要反映在核心价值观里,而这些核心价值观往往是通过诸多美德体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所积淀着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所包含着的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所代表着的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帜都要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来具体表现。

很多学者认为“反本开新”之“反本”就是回到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什么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之际,让我们一起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之道。今天,小编与您分享南京大学教授、原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在认知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之前,应该回答的问题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重视道德和伦理的建设。实际上这是关系到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的问题。我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以天为根,以人为本,以德为要,以和为贵。

以天为根

“以天为根”是强调天地乃生之本也,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万物的本性都是由天地所赋予和生成,“天命之谓性”(《中庸》),此之谓也。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地”自身有德者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人者天地之心” (《礼记·礼运》),“仁,天心”( 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孟子·告子上》),“礼,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诚者,天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孝经》),“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荀子·礼论》)。一句话,天地之性是“生”,是“仁”,是“义”,是“礼”。是“忠”,是“诚”,是“孝”。

中华传统文化也认为人要与天地合其德者,此有“与天地合其德”(《周易》语 ),简称为“天人合德”。实际上,在这里涉及人性的来源问题。中国哲学, 特别是儒家哲学坚持认为,人之本质属性来源于“天”,即人性来源于外在的天地自然。“盖仁也者,天地所以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以得为心者也”( 朱熹《晦庵集》卷 77),此之谓也。从此点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了外在超越的性质。当然,强调呈明人内心之德并求得与天地之德相合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最终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强调多层含义上的以人为本。具体来说,“以人为本”这个命题实际上要理清几个问题。第一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其他存在为本,也不以自然和神灵等为本。例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道乃“象帝之先”(《老子》4 章 )“神鬼神帝”(《庄子·大宗师》) 以及“神得一以灵”(《老子》39 章 )。第二是以人事为本,而不是以鬼事神事为本。例如“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说得通俗些,人的主体性也就是人在宇宙间的地位问题。而关于这一点,先秦儒家人物荀子说得最好,他认为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也就是说,人在宇宙的尊贵地位是由他的“义”性所决定的,而“义”性则是表征人的德性本质,而绝非是人的理性本质。《礼记·曲礼上》说 :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平?”也就是说,人有没有“礼”才是决定人与非人的标准,而绝非是什么语言和逻辑等的其他存在。简言之,人的主体性主要应该强调人的德性而不是理性。

以德为要

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即“以德为要”。儒家正是欲通过“以德为要”的阐发而实现人们在道德上的“自觉自律”。换句话说,儒家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更多的是要达到人们在道德上的挺立,即达到道德上的“自觉自律”。

“以德为要”是强调构建从人之为人的“良心”那里派生出来的诸德。正是“以天为根”、“以人为本”的特征的存在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内在地、必然地要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关系”之“伦理”定位和“道德”要求。所以,以伦理为本位当然成为“以天为根”“以人为本”的儒家文化关注的重点。重视心性,重视修身,重视率性,重视修道,重视亲民,重视止于至善。一句话,重视人文教化、人文化成以及天人合一,就逻辑地要求一定要重视对一切“道德”的建设工作。当然,这一“德”的建设又是根据中国传统社会的实际而得到落实的。

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是强调所有关系的定位一定是要“合”与“和”为其根本归旨。“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中华传统文明实际上非常重视的,正是体现在“耦性文明”与“和合文明”这两种文明之中。“耦性文明”解决的是“合”的问题,“和合文明”解决的是“和”的问题。合而言之,就是“尚和合”。人与人要和合,人与社会要和合,人与自然要和合,人的身与心要和合。中华传统美德的所有德目,都是要达到“合”而“和”的目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此之谓也。

明伦尽责的责任伦理及其人性论根据在中国哲学中,天人之学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在“人”上,人的本质“心性”上以及由此产生的“伦理道德”上。换句话说,中华传统文化最关注的当是要解决社会中的所有“人伦”关系问题,由此决定了儒家文化高度重视“明伦”( 尽伦 )。《孟子·滕文公上》就明确指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后稷教民稼穡,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所说的“人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文章节选于徐小跃教授新作《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