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吊脚楼(【魂】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土家吊脚楼
作者:王希辉????? 土家族是聚居于武陵山区的一个内陆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土家族已达80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5℅,主要集中在湘、黔、渝、鄂等省市交界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 千百年来,土家族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以其坚忍不拔的民族意志、富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和勤劳勇敢的民族智慧,创造了地域色彩鲜明、民族特点突出的土家文化,为武陵山区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吊脚楼就是土家文化中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本文拟就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作粗浅探讨,试图从一个侧面来展示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促进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类型????? 吊脚楼这一古老民居,为“干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鄂、渝、湘、黔地区土家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模式。传统吊脚楼属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檩、榫均以木加工而成,一般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并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一体,故有人称之为“半干栏式建筑”。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尤其是近年来土家族社会的巨大变迁,吊脚楼在用材上也开始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传统土家族吊脚楼的现代转型与调适。?? ???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平面大体分为五种类型:?“一”?字型、“L”型、“撮箕口”型、“回”字型、“复合”型和“现代”型等。????? 1、“一”字型。最基本的住宅形式由三间正屋并列,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人间(鄂西称为“房屋”)。堂屋是祭祀、迎宾、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人间为卧室,一般父母住左边,孩子住右边。人间又以柱为界,前为伙房(又叫“火铺堂”),?后为卧室,中间设火坑。人间上部为天楼,主要用以贮藏粮食,伙房上可熏烘腊肉。正房中堂靠近大门一边设燕子楼。“一”字屋正屋一般不吊脚,但随着地形变化亦有吊脚,形成明三暗五的格局。?????2、“L”型。许多土家族都是将厢房做成吊脚楼形式,即是在房屋转角处立“将军柱”以支撑房屋的重心。厢房一般以中柱为界,前为灶台,后为卧室。这种吊脚楼模式的变化主要在于厢房空间的扩展,而原来三间房子并列的模式并无改变。这种吊脚楼在鄂西土家族地区比较流行。?????3、“撮箕口”型。撮箕口型就是在“L”型吊角楼形式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厢房而形成的新模式。这种形式的吊角楼,三间并排的正房并没有改变,只是进一步扩大占地面积,扩展空间的一种变形。这种吊脚楼适合大家庭居住,在土家族地区也较为普遍。???? 4、“回”型。“回”型就是在“撮箕口”上加门,进一步发展成四合天井式,乃至另加围屋的模式。土家吊楼与四合院的有机结合,见证了土家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土家族文化交流的产物。[1]??????5、“现代”型。现代型为现代钢筋水泥建筑与干栏建筑的一种有机结合,是传统土家吊脚楼的当代变迁。传统土家族吊脚楼三间并列的正屋,均为土木结构,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其建筑材料逐渐钢筋水泥材料所代替。这样,原来三间土木房变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建筑。在三间钢筋水泥房的上面,再按照土家族干栏模式修建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同时,再在钢筋水泥房的后面接三间土木建筑的房间(俗称“拖檐”),以作火塘、储存间或年长者居住(年老者上下楼不安全,同时也比较暖和)。这种“现代”型模式,不仅是对居住空间的横面扩展,也是对纵向空间的扩展,是对传统吊脚楼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吊脚楼,近来在鄂西土家族地区也开始出现。?????6、“复合”型。这种住宅模式,主要是在“一”字型的基础上,兼顾以上所述的其他一种或几种模式,以“吊脚”为支点,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空间扩展的一种复合型吊脚楼模式。???? 土家族吊脚楼的主要类型为以上几种模式。吊脚楼是土家先民千百年来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文化产物,是土家族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和内涵。???? 二、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吊脚楼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吊脚楼是土家族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取于自然、利用自然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吊脚楼不仅展示了土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蕴涵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风水观念和民族伦理道德等内容,而且还是土家族民族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物质空间。因此,分析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及其精髓,意义不言而喻。???? 1、吊脚楼展示了土家人依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生态环境是自然界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即生物因素之间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在自然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所谓“生态系统”。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存在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人也必然在生态系统中生产和生活。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类总是要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生存繁衍,才能创造自己的文化。不同的自然生态会对文化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为首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人类是生物的一种,其活动、发展、分布和别的生物一样受支配地球的自然法则的严格限制,而人类的历史,乃生命进化史中的一环,故其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依法加以追认”。而以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为首的环境可能论者在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性的同时,也注重“环境条件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生发展的可能的或限制的作用”。可见,不管是环境决定论还是环境可能论,都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化的重要作用。???? 土家先民主要居住于武陵山区。这里沟壑纵横,高山大谷,河流川息,山高坡陡,地势不平,自然环境极度恶劣。同时,古代土家先民所居之地草木丛生,人烟稀少,野兽横行。周兴茂总结了土家族所居之地的地理特征:“其一,山,是土家族聚居地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二,土家族聚居地的四省边区属内陆地区,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比较少见。”因此,土家人世代居住在山,奔走在山,耕种在山,烧伐在山,吃喝在山,交往在山。所以,土家先民就不得不靠山而居,临水而住,可以说,吊脚楼是土家先民对环境进行调适后的文化选择。???? 同时,从吊脚楼的用材来看,体现了土家先民运用资源的技巧。在土家族聚居区,树多木材多,这就为土家族修建舒适的住所提供了天然资源。土家先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充分运用大自然给与的自然资源,采用大山赐予的丰富木料,建成了各式各样的吊脚楼。???? 再者,从房屋构造来说,展示了土家先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来威胁的伟大智慧。一般来说,吊脚部分多位于地势低洼处,比较潮湿阴暗。因此,土家先民就将吊脚部分用于储存粮食、圈养牲畜等,正房部分则用于人居住和活动。同时,吊脚楼内设有火塘,主要用于年长者取暖防寒,顺带烘烤土家腊肉或温热水。这样既可以防止自然灾害对人和畜牲的侵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可以防止牲畜为野兽叼走或防止财物被盗。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安排也提高了土家先民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使人、财、物的安全得到保障。???? 2、吊脚楼折射出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与宗教意识。一般来说,无论哪种模式,吊脚楼正中的正房(一般叫堂屋)都安有神位,主要用于供奉历代祖先灵位、立香火、安祖先等。同时,在新媳妇娶进家门或小孩出生,也都要在家神下举行入谱仪式,告慰祖先保佑人丁兴旺。这种做法,展示了土家人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 同时,从居住房间的安排来看,也体现了土家人对生命意识的热烈张扬。在土家族的民族意识里,“左”为大,左边才会人丁兴旺。在土家人看来,年轻夫妇住进“左”人间,才会生命力旺盛,多添人丁。因而,当儿子新婚之时,父母亲要么建新房安置新婚夫妇,要么就将原先自己居住的人间左房让给新婚夫妇。同时,未婚的女儿或者儿子就住阁楼,直至出嫁或娶新媳妇住进新房。这种安排,是对新婚夫妇年轻活力的张扬,甚至是对整个民族生命力的张扬,或者是说对年轻人生殖能力的一种崇拜与向往。?????3、吊脚楼再现了土家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土家族民居讲究吉祥和风水,喜欢依山傍水、背风朝阳的地方,或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不喜欢东西向。修建房屋前要选择屋场,其标准是“左有青龙排两岸,右有白虎镇屋场;前有朱雀来照看,后有玄武做主张”或是“前看二龙来抢珠,后有双凤来朝阳。”讲究厚实,左右不虚。???? 在土家人的心目中,屋场的“龙脉”不仅指周围山川的走势,更主要是指山脉中所具有的能使居住者家业子孙兴衰的某种神性精神,而且这种神性的精神与居住者的命运在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对应和沟通的关系,无论房屋的坐向和大门的朝向都必须和这种神性的精神相适应,在这里神圣成了“神与人相交互的一种艺术。”甚至在土家人看来,山脉延绵数里,越长越雄伟,其龙脉就越好,尤其是多条山脉的交汇处,则是风水宝地,预示未来人家兴旺,后世子孙飞黄腾达,建功立业。???? 在武陵土家族山区,活跃着一批有一定文化、专门从事房址、墓地选择的风水先生(俗称端公、土老司等),他们在择定屋基时,参照“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带,若得如斯是俨雅,乃为上吉”的原则,测定方位则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标准,充分体现了土家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可见,在土家族吊脚楼建造过程中形成的看龙脉习俗,实则是看山脉的走向,观风水的秀丽,看能否宜家宜室,人丁兴旺,才气盈门,这实质上也是土家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在土家族民居文化上的再现。?????4、吊脚楼体现了土家族的家庭伦理观念。土家族地区大多为大家庭,老少几代同堂,因而,土家族特重视搞好家庭关系。敬老扶幼、夫妻恩爱、兄弟团结、家庭和睦是土家人的家庭美德。父慈子孝、长幼有序,是土家族家庭内部的伦理观念。???? 如前文所述,土家族以“左”为大。因而,不管是在家庭内部还是社会礼仪中,土家人往往认为,“左”就代表尊贵,代表权力和发家昌盛。在家庭内部,对“左”的尊崇也体现在对左人间房的居住次序上。一般来说,儿子未婚前,为父母亲居住左人间房;当大儿子结婚后,左人间房会改为大儿子新房,而父母亲会自动搬出;如二儿子结婚还没有修建新房,则二儿子结婚时,左人间房会改为二儿子新房,而大儿子搬出;依次类推。可见,从对左人间房居住次序上看,就反映了土家族家庭内部的伦理观念,成为再现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的美德的载体。???? 5、吊脚楼也是土家人进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与美德的主要场所。土家族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但一直以来,土家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因而,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就落到了土家族家庭教育身上。???? 长期以来,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父传子、母传女的方式延续不断。父母亲或在饭后茶余,或在劳动现场言传身教,传授生产生活技能,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子女则在父母亲身边,长期耳濡目染,亲身实践,掌握生存技能技巧,传承民族文化。而在土家族整个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在吊脚楼内进行,尤其是对家庭生活技能技巧的传授,基本上都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如土家族女工和土家织锦技术的传授。因此,土家族地区流传的“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就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真实写照。???? 三、土家族吊脚楼的抢救与保护???? 从以上发现,吊脚楼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但是,随着土家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土家族吊脚楼文化面临着抢救与保护的现实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对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有效抢救与保护:?????第一,从法制层面来说,各级地方部门应从立法和行政入手,出台一系列保护土家族吊脚楼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在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存在大量具有典型性的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群,如鄂西宣恩县的彭家寨、利川市的鱼木寨,湘西永顺的“泽家”吊脚楼建筑群等。鉴于这些区、县的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群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建议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可以颁布《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吊脚楼文化保护条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吊脚楼文化保护方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吊脚楼文化保护规划》等,以法律形式确保这些建筑群不受人为破坏,而能以文物的形式完整的保存下来。???? 第二,从物质文化保护角度来说,保护土家族吊脚楼就要确立“以政府资助为辅,个人保护为主”的保护模式,并落实到实处。现有的吊脚楼建筑群均为土家族家庭个体私有,是土家族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就要在尊重土家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由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资助,由吊脚楼建筑拥有者具体负责和实施吊脚楼的管理、整修,加固吊脚楼建筑,加强安全维护。?????第三,从非物质文化角度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建造和维护过程中,都有一套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工艺、仪式、禁忌系统等。因此,要将吊脚楼作为一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来看待,保护吊脚楼在修建和维护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并尽可能的使之文本化,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样以利于传承和保护。?????第四,从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工艺传承人角度来讲,要加大对吊脚楼建筑工艺传承人的保护与资助力度,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使他们衣食无忧,并鼓励他们多收徒授徒,培养更多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土家族吊脚楼文化遗产,关键就是做好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据调查,鄂西地区现已很难找到有精湛工艺的土家族吊脚楼工艺的传承人,而湘西地区也仅有永顺县有少量的建筑艺人了。所以,保护吊脚楼工艺传承人越来越显得迫在眉睫。???? 另外,从观念角度来说,全社会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负责”的观念,破除“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落后”的旧思想。???? 四、小结???? 可见,土家族吊脚楼主要有“一”字型、“L”型、“撮箕口”型、“现代”型和“复合”型等六种类型。吊脚楼作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展示了土家人的依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观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同时也折射出了土家人的信仰崇拜与宗教意识。与此同时,吊脚楼也是土家人进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与美德的主要场所,在土家族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从法制法规、思想观念、建筑工艺传承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等角度来抢救和传承土家族吊脚楼文化。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若有共鸣,请扫码关注、分享,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