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甲鱼养殖管理工作规范是什么?养殖甲鱼管理规范全面解析!
温室甲鱼养殖管理工作规范是什么?什么是温室甲鱼?温室甲鱼养殖要注意什么呢?甲鱼养殖是我们大家都不会很陌生的,温室内的气温和水温是通过输入温室内的热量加以控制的,尽管温室采取了各种保温措施,但温室内的热量总是不断地或多或少地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途径损失掉。那么今天甲鱼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因此,温室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注视着温室内的温度动态,控制输入温室内的热量,使温室内的气温始终保持在34℃左右,水温保持在30℃左右。温室管理人员还要填写温室日志,记录下每天温室内的温度状况及天气、气温状况。
甲鱼用配合饲料一般都为粉状,投喂之前必须加水和其他添加剂调制成团块状,还要观察甲鱼的摄食情况,根据摄食情况决定下次的投饵量:投饵后,甲鱼在2小时内全部吃完,下次投饵量可适当加大些;在2小时内吃不完,应适当减小投饵量。投喂次数以2次为宜,分上、下午。温室内甲鱼的放养密度是很高的,甲鱼吃剩的残饵,排出的代谢废物,不断地污染着池水,每天须更换池水1/3~1/2,保持池水的清新。必要时还可彻底清洗1次池子。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性,同一规格的甲鱼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必然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别。
早期孵化出的稚甲鱼,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可放在室外稚甲鱼池中进行培育。其基本培育过程如下:清塘必须在稚甲鱼放养前10天左右进行。排干池水,清除池中所有杂物、泥沙等,暴晒1~2天后,在池底的深水区(占整个池底面积的1/3~1/2)铺上3~5厘米厚的水田软泥或细沙,再用石灰水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一般为100克/米2左右。用于清塘的药物很多,如生石灰、漂白粉、氨水等。清塘2~3天后,将池中放入少量的水。清塘后7~10天,清塘药物的毒性基本消失,可将池水加到规定深度,即可放养出壳后2~3天的稚甲鱼。
放养密度以40~50只/米2为宜。刚孵化的稚甲鱼是以消耗自身的卵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的,2~3天后,卵黄消失殆尽,稚甲鱼开口向外界摄取食物。稚甲鱼的开口饵料主要有浮游动物、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因此,稚甲鱼池用水最好用经专池培肥以后的水,这样可解决稚甲鱼部分开口饵料。当稚甲鱼放入稚甲鱼池后,就必须开始投喂。这时投喂的饵料主要有熟蛋黄、浮游动物、水蚯蚓、摇蚊幼虫等,饵料应直接撒入水中。5天以后,可投喂鱼粉、稚甲鱼配合饲料、切碎的鱼肉、螺蚌肉以及动物的肝脏等。
这时应将饵料投放到固定在水底的饵料台上,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刚开始时,可多设几个饵料台,逐渐把甲鱼引诱到饵料台上摄食,几天以后把饵料台逐渐减少到2~3个并慢慢移到陆地上。每天定时检查稚甲鱼的摄食情况,并根据稚甲鱼摄食情况,决定下次投饵量。稚甲鱼体小、幼嫩,抗逆能力差,对环境要求高,特别是水质要求。
由于稚甲鱼池水体小,放养密度高,水质极易变坏,应每2~3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保持池水的清爽。另外,在高密度的养殖池中,甲鱼之间的相互厮咬是非常普遍的,咬破的伤口被病菌感染也时有发生,定期在甲鱼池中泼洒石灰水或挂袋(袋中放有漂白粉),可防止甲鱼病发生。由于个体间的差异随着养殖期的增长,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应及时分级饲养,以免相互蚕食或小甲鱼抢不到食物而影响生。
另外,甲鱼相互厮咬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还会出现相互蚕食现象。因此,定期测量,将不同规格的甲鱼分开饲养是必需的。甲鱼的放养密度与甲鱼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在幼甲鱼刚放入温室时,个体较小,放养密度可控制在70~100只/米2,以后随着个体的增大,放养密度逐渐减小。综上所述,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更多相关甲鱼文章阅读推荐《湖南生态甲鱼批发哪家好?看完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