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生活经验

专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韩学年

zhiyongz2024-05-21生活经验

玩盆景,我好胡思乱想,那特殊的美态,有没有可能以盆艺方式展示?

——韩学年



韩学年,1949年生,广东番禺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1981年从事盆景种植与创作,其山松盆景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书卷气息浓厚,在岭南盆景中独树一帜,追求自己的创作风格,革故鼎新,终树立起“韩松”这一品牌式标志。


韩学年大师所制作的盆景作品全部从桩材培植,崇尚自然,画意十足,枝托顺畅,构图简洁,别具一格,力求表现出自然生态中美的意境,是岭南派盆景个人化风格的代表性盆景作家,受到众多盆景同仁的热评。近年来在素仁格的创作中佳作频出,同时引起国内外盆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童梦伊始——专访韩学年大师


问:您制作的“素仁格”盆景作品,每一盆都能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请您谈下“素仁格”的精髓是什么?


答:“素仁格”从称谓中就确立了他的含义,即为“禅”。


“素仁格”作品以空灵枯寂的简洁构图,表达出他的修禅境界。我无信仰,只能参考素仁树外在具象,感悟“多一枝嫌其多,少一枝嫌其少”的创作理念与高、孤、简、瘦的造艺特征,这两点是我悟习素仁树的信条。对枝条的取舍,能以最大限度的“少”构作出,清、简、秀、洁、美的作品,我认为是素仁树的精髓。


问:“素仁格”不仅在岭南盆景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盆景,乃至世界盆景中都是独具特色的。您起初是什么契机开始制作这一造型盆景的?


答:我第一次见“素仁格”作品图照约是在1977 年翻看单位一位玩盆景工友的一本盆景书里,一盆感觉枝条稀疏零乱的图吸引了我,那时我未玩树,什么都不懂,但却对这盆作品印象深刻,应是素仁和尚那盆蜜梨,名为“春初”。听工友解说这是和尚树,叫“素仁格”,当时我还没玩树,什么和尚树“素仁格”全不理解,更没追问。第一次听盆景好友称我的树为“素仁格”时,是大约在1983 年的时候,我初学种树,现今那盆名为“岭南秀色”的双干满天星,当时是父逝后留下,我接着养的小桩,两位玩盆景多年的盆景好友到我家,见到此小树脱口说这似“素仁格”,两条细干,也可能是不成熟的稀疏,给盆景好友一个相似“素仁格”的表象。而我第一次见“素仁格”作品,是陆志伟老师那盆名为“欲仙”的落羽杉,1986 年广东省政府为欢迎英国女王访问广东,于广州西苑举办盆景展,整个盆景展览展出的盆景作品众多,至今,我仍记得的就只有黄磊昌先生的那盆挂壁悬崖雀梅和这盆名为“欲仙”的落羽杉,内心深处的喜好和这些无意的机缘指引我一步步情迷“素仁格”盆景。


问:“素仁格”崇尚极简,“文人树”同样崇尚极简,您觉得这二者的区别在哪儿?您认为创作“素仁格”有哪些难点?


答:“素仁”与“文人”,两者源同宗,景同形,意同韵。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孕育了这两种表达形式,同样高瘦简洁的形态,都是表述自然环境树木如诗似画的清秀美韵。虽三同但有细分,最需领悟的应是“禅意”与“文气”。素仁的作品,内涵是佛家空寂禅理的表达,造景用的是大片留白,枝丫尽简,以少到不可再少的枝叶的前提下,构作出最为宁静,超然物外的表达,这是“素仁格”盆艺的真谛与特征;文人树多借画像的清秀树木作本,(jk是什么意思是什么?JK是“じょしこうこうせい ”(女子高校生)罗马音 jyoshi koukousei 的简写(取其中“J”和“K”),通常指日本女高中生;JK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取材较为广泛,以简洁的造型构图,表达东方文人风雅清高,闲情逸致的文人意气,枝叶构图相对“枝繁叶茂”点。


我虽好弄素仁树,但能称作“素仁格”的也不多,更多还只能归类于“文人树”,既然爱玩“素仁”,为何“文人”更多?因有些树不能过分瘦身与修剪,特别是我更爱弄的山松,也只三两盆能谓上“素仁”类,这正是玩“素仁格”亦易亦难所在。



问:很喜欢您创作的这株极简的山松作品“寂然”,请您对此简单做下点评。


答:“寂然”这盆作品桩材由根演变成修长的身段,购时下山桩已种植三年,整株无枝托,最合适弄素仁格,无需截干改作,只需把叶面促短紧凑便成。请看下面三图更直观了解上述制作步骤。(图1~3)



图12007年,购得上盆后已种植一年多

图2 2010年,经三年时间促剪

图3 2012年,作品成形


▲ “寂然” 山松 高150cm 韩学年作品


问:常规的松树制作是以金属丝蟠扎造型为主,岭南派代表手法脱衣换锦显然不适用于松树造型,而蓄枝截干的手法在您的山松作品中有看到过一些痕迹,请您谈谈您是如何对山松进行造型的?


答:山松相对来说生长较慢,萌芽难,为了缩短培育周期,充分利用尽多的枝叶,采用蟠扎牵带的方式蟠剪结合,加快成型时间。虽然山松盆景不刻意脱衣换锦,但在保持观叶的状态下,多用蓄养枝条,取舍上尽量精简,这其中也就是岭南盆景常用的蓄枝截干,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养分能够集中供给留下来的稀疏简约的枝条,这样成熟后的山松枝托显现的异常清晰有力。山松以蟠扎布枝的方法成形快,前十来年比蓄剪成熟的快,而十年后蓄剪的优势就可以显现出来了。


问:请问,您破格创新,所创作的榕树盆景作品“生存”的制作灵感来源于哪儿?您想要表达的立意是什么?(图4)


▲ “生存” 榕树 韩学年作品


答: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1987 年在一本叫作《广州文艺》的刊物中看到一张水墨国画,画面似一个特写画像:风化残破墙壁,一组苍劲斑驳的榕根,牢牢扎入墙缝。它把榕树绝境逢生的生存特性和美态通过有限的画面充分展现出来了。黑白的画面,残破的墙壁,茁壮的根系,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出新与旧、生与死的较量及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这幅画带给我一个启迪,这种具有强烈地方特征的靓丽自然景色,通过画像可表达出,我觉得在盆景中,附石形式虽已有,但都未见有此类作品表现过,如能把这种景韵用盆景形式表现出来,那可能会是一个突破,一个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便有了像“生存”、“适者”这样的榕树作品。


▲ “适者” 榕树 高130cm 韩学年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