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王凌的精彩语录_语录_名言
2、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经验性的重要表现:操作运算行为是数学认知的基础性行为。
3、学生与数学家一样,要亲自投入,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得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演算,或是头脑中的操作——思想实验。数学是经验性或拟经验性活动。
4、学习数学,必须从方法论的角度关注数学教学。从数学知识的社会属性关注数学知识。
5、对于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要教该内容?如果没有该内容,又会如何?如何让学生也体验到该知识存在的必要性?
6、学生的练习是一种基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活动必须是个人认知的亲身体验,学生必须亲自投入。通过信息去主动地组织现象,操作对象,建构自己的理解,即使是看别人做,必须在思想上投入,并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过程,无人可以替代。我们强调技能训练,其功能之一就是在促使学生“下海”,让他们进入问题的情境,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7、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变异。
这并非是教师的教学有不恰当的地方,这表明教学活动中的环境相关性,特别是我们不能期待单纯依靠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应用题就可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实际的老问题,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中完全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8、首先我们应当特别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研究,从根本上说,一切的数学教学活动最终都应落实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只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数学教学工作才有可能超越纯粹经验总结的水平而上升为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
9、我们也不应当强调改革而对已有的传统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恰恰相反,在此所需要的即是对于中国数学教育传统更为自觉的总结和反思,并且这是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
10、对于某些国家的数学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它给予我们的并非是一个成功的蓝本,而是一面可供参考的镜子,可以促使我们对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出更为自觉的反思和总结。
在现实世界中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数学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在进行课改时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问题。
11、对于目前正在流行的建构主义来说,它也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现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安蒂卡所指出的:“建构主义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方面。”
12、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很多老师认为是应该抛弃的过时产物,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对其采用决对否定的态度;他与认知心理学一样,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
13、在数学中,我们是通过相对独立的量化模式的建构,并以此为直接对象从事客观世界量性规律性的研究的。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即能够反映一类问题的共同特性,从而事实上也就是一种模式;与此相反,如果一个问题不具有所说的普遍意义,则就会被看成是“怪题”、“偏题”,从而就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4、教师的工作具有一种化归的性质,即应使对学生来说原先是困难的、抽象的、复杂的东西转化成较为容易的、具体的、简单的东西。
15、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防止一种片面性的认识以及简单化的做法,特别的,我们不应该对各种教学方法作出正确(先进)与错误(落后)的绝对区分,要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地去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应当成为教师一种自觉的行为。
16、如何看待练习?练习应当被看做新的认知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从数学认知的角度看,操作构成了自反抽象的直接基础,从而,这种操作缺少了,后面的反省就无法落实。从教学的实践看,数学学习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被看成一种不自觉的自发行为。但是如果练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那么,尽管所说的错误一再得到纠正,我们并可要求学生成百上千次地作同样的练习,这些错误可能仍然会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如何从一种不自觉的学习状态向更为自觉地学习状态转变,就成为搞好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17、数学课,数学的味道要纯正些,多从数学本身的角度来考虑,注重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从而达到自觉的学习状态。
18、数学问题从何而来?
如何看待“问题解决”和“问题提出”的关系?特别是,那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从何而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也是传统的“传授-接受”式吗?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包括教材编写人员、教师、出试卷的人员)所提出的问题。郑毓信教授说:“这事实上也就是问题解决这一口号何以常常与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甚至为后者所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19、数学课要讲活、讲懂、讲深。
讲活就是指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活生生的数学研究过程,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讲懂就是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
讲深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内在的思维方法。
20、教师备课之初,最先要备的是你的学生对你所要教的新知识究竟有着怎样的知识基础,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正是组织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考虑而又难以想到的。毕竟成人于儿童的思维方式、角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备课之初,可在全班抽取5名左右的学生,组织其看书获阅读有关例题的材料,召开一个小座谈会,可以使教师获得极为真实而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要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就面临一个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转变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之一就是正确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
21、学生为什么会发生学习问题,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没有记住定义和公式,而是由于他们的建构活动发生了一些偏差,这涉及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目前组织知识的方式等,要分析他们的错误,就必须深入他们的建构过程中去探查。 22、陈老师过奖了。
结合读书的同时,及时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确实发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
23、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尤其是有较强的解题能力,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才能及时找到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方向;其次教师要有一种承认学生的意识,要从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对学生的认可,这样才能对原创思维能加以鼓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里成功的改进了学困生的学习方式,增进了学习信心。
24、教师要抵制一言堂的诱惑,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认识.鼓励开展讨论和各种观点间真诚的交锋,这是发展有效的逻辑思维的最好办法。
25、对于学困生,说来我的做法也简单,首先就是要有爱心和恒心。
26、用正确的想法取代错误的观念以达到清楚的认识,光靠学生是难以实现的.学生亲自建立起来的观念,难免有不恰当之处,而且根深蒂固,印在脑子里,不是通过一次讲课或几道题可以清除的。
27、同学们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探讨数学问题时,一般来说其方法与标准教科书上典型例题的方法很少有相似之外。正是儿童需要从错误中学习一样,学生学习数学也需要有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们应当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允许他们有反复的余地。从长远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记住一些数学技巧——技巧不经常用,很快就会忘记,而是树立一种信心,当他需要某一数学工具时,知道如何去发现并掌握这一工具。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贯穿创造、构造、发现数学的那种精神。
28、数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教师应扮演包括顾问、辩论会主席和对话人等在内的角色,而不只是讲授者和权威。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口述或书面的形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学生应把学数学看成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活动,必须学会以集体通力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必须学会在各种想法和办法的冲突中,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
29、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是数概念的组成部分。应让儿童在整个学校功课中使用计算器,正如成年人在其一生中要用计算器一样。更重要的是,儿童应学会什么时候用它们,什么时候不用它们。他们必须在与计算器打交道的经验中学会什么时候应该估算,什么时候该寻求确切的答案,如何估算答案以判断计算器答案的合理性,当手头上没有笔与计算器时,会用心算解决筒单的问题。许多成年人担心过早地使用计算器,将妨碍儿童真正地学好基本的算术。所谓真正就是指像他们父母以前那样地学,过去15年来,许多学校的经验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相反,使用计算器学习传统算术的学生比不使用计算器的学生,表现出有较强的解题技巧和对数学有更好的认识。虽然不动脑筋地使用计算器同不动脑筋地笔算一样糟糕,但合理地使用计算器能够在每个孩于的心灵中滋长起现实的、有效的数概念。
30、小学数学应加强儿童对各种模式的本能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