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世界之最 > 自然之最 > 正文

自然之最

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时,为何脸色严峻没笑容?后来王光美揭晓原因

zhiyongz2024-05-17自然之最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与王光美在中南海再度遭受残酷批斗,就在刘少奇被批斗之际,王光美突然挣脱又紧紧抓住丈夫的手,两人挣扎着手拉手对视,这竟是此生最后的告别!

在众位昔日党中央领导的夫人中,王光美注定是最懂也最能支持丈夫的那一位,她懂他的喜怒哀乐,也懂他的忧国忧民,尤其在后人解读刘少奇的一生时,王光美几乎就是代言人的存在。

1959年4月18日,第二届人大会议上,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众人欣喜之际,他却脸色铁青、没了笑容,其中内情同样是王光美多年后揭晓的。

在王光美的回忆中,那一天的刘少奇回到家中,没有一丝喜悦,反而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一支接着一支抽着烟,眉头紧锁、静静沉思。

身为他的夫人兼秘书,王光美自然是最清楚刘少奇心中所想的人,事实上,我们从当年的国家大环境变化也能明白刘少奇为何如此心事重重。

“大跃进”的到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成灾,国民经济深受其害,虽说毛主席在意识到存在偏差后进行了一些纠正,可二届人大上订下的钢和粮食的计划指标仍旧高居不下,刘少奇一度对此保留意见。

他很清楚,如果不对“左”倾错误进行实质性的纠正,所有努力只会是隔靴搔痒,不良风气还会持续盛行。

在此之后召开的庐山会议中,刘少奇对“大跃进”提出的尖锐批评得到广泛认可,就在他打算深入阐述之际,彭德怀的被批判让事态再度发生逆转。

此后,众人都惧怕沾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嫌疑,独木难撑的刘少奇,仍然在寻求遏制“大跃进”危害的途径,这一切都被身为秘书的王光美看在眼里。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越发对“大跃进”过热的情况有所警觉,直到1961年3月14日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之际,他提出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

就这样,会后的刘少奇带着王光美以及工作人员从长沙出发开始了长达44天的湖南乡村调查,在那里,王光美发现丈夫心中长期存在的不满和不安真的成为了事实。

调查地点就是刘少奇的故乡,之前大家在报纸上看到的有关于那里的报道总是红旗招展、人潮如海,来到实地才发现,处处都如死水般沉寂。

当刘少奇来到田间,搓开一堆人粪更是感到触目惊心。

“你们看,这里面都是粗纤维,分明就是粮食吃得少、野菜吃得多的缘故,这样来看,种粮的农民吃饭都已经成了大问题!”

见到当地干部群众后,大家因为经历了先前过火的斗争运动,每个人都变得噤若寒蝉,根本不敢说真话,刘少奇的感慨也被王光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身为党的副主席、国家主席,想要了解一点真实情况居然这么难,想随便找人谈谈话,都要受到责难,想和普通朋友通通信,也会被扣留!”

农民吃饭成问题已让他感到心力交瘁,畸形的斗争氛围更是让他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情景无论如何都是他这在位的国家主席不想看到的局面。

如此别开生面的故乡行,给了刘少奇太多感性的体悟,他更加确定“左”请错误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最可怕的是,直接受害者全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带着这份刻骨铭心的痛,在返程之际,他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再这样搞下去,不得了呀!再也不能这样搞下去了!是该回头总结一下的时候了!”

回到北京,刘少奇大胆提出反“左”倾问题,他并不赞成将所有问题归结为天灾这个说法,认定很多灾难都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

在他的付出和引领下,中央高层干部以及毛主席都对此表示赞成,也纷纷进行了反思。

在此之后,刘少奇依旧走在为国为民仗义执言的路上,只要新中国能蒸蒸日上,他甘心付出所有。

这样的心志,只有王光美最理解,一路走来,也只有她始终不离不弃,至于前文提到的刘少奇当选主席却脸色严峻,王光美很清楚,国人生活内外交困,他这位国家主席如何高兴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