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生活百科

滴滴成立时间是什么时候,滴滴出行发展历程

zhiyongz2024-05-21生活百科
10年9月易到用车正式上线,11年底摇摇招车上线,基于LBS的移动打车应用开始百花齐放,其代表有:摇摇招车、打车助手、打车小蜜(易道)、微打车、易达打车与滴滴打车。

彼时可谓群雄并起,各种疯狂的跑马圈地此起彼伏。好景不长,到13年上半年“打车软件如何挣钱”的问题开始重视,加上政府管制的问题打车行业开始大洗牌。此时历史舞台上重要的角色是当时几乎吃下北京市场的滴滴与盘踞江浙沪的快的:话说快的很早得到了阿里的投资,在吃透杭州市场后转战上海市场、于此同时北京战役胜利的滴滴获得了腾讯1500万美金投资后也将目光放在了上海,两者都先后达成日单过万的订单数。之后,采用更加“低价”的大黄蜂也加入了上海市场……

2013年8月,快的、滴滴、大黄蜂都宣布自己为上海第一。期间,只要谁不补贴或者补贴力度小了,用户就会跑向另外两家。

2013年下半年,没几家打车应用能吃得消这样的烧钱速度了,大佬进场:阿里投资快的、腾讯投资滴滴,除了领头羊的两家,之后的摇摇开始淡出人们 视野、大黄蜂经过夏季战后发力广州深圳收效甚微……双寡头之势形成。

根据易观国际数据,截止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积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以54.4%占据市场份额第一,滴滴以44.9%位居第二。两家都成立于2012年,2015年1月双方都已经过4轮融资:其中快的融资超过9.3亿美元、滴滴融资超过8.1亿美元,都是不差钱的主。但打补贴战可以教育市场和用户,互相的对掐其实并不理智,纯粹的打补贴战更是畸形的商业行为:两家终于2015年2月14日宣布实现战略合并,改名滴滴出行。

 

霸主养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为何双寡头补贴战愈演愈烈最后合并

在打车行业的编年史中,不得不说的就是关于打车补贴这场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打车行业是没有盈利的、但是依旧有玩家(投资方)不停下注跟风至战火四方蔓延,进行挖掘就不得不讲讲两大玩家:腾讯与阿里。

2013年二季度,马化腾亲自拍板投资滴滴一千万美金、加上新年微信红包,滴滴真正盘活了微信支付的高频应用。而初期阿里并不是太在意:他在支付领域早已领先,当时本身也没有所谓的高频用户端口,而2014年年初,腾讯微信与滴滴的捆绑激发了阿里的斗志与积极性。

微信支付是个狠角色,当离开电脑线下消费的时候,微信支付是更为方便的:因为此时用户不需要再安装一个专门支付的应用。微信要做的就是帮用户找到线下支付的场景、让用户去绑定银行卡、让用户去刷微信支付,而打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同时,有能力用移动应用叫车的人、几乎必然是线下移动支付可以打动的第一批人。

所以,打车补贴这场仗是滴滴与腾讯挑起来的,本质是要挑战支付。对于腾讯而言,要鼓励用户使用最粗暴的方式就是补贴。补贴促进了滴滴的爆发式增长、阿里也很快意识到后给了快的很多资源辅助,包括支付宝帮助。对于高频软件而言,迅速打下市场后用规模建立壁垒是很重要的:打江山时代、这个钱不得不砸。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笑),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马化腾,于2015年5月“追梦者”(dream catchers)论坛

 

霸主养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客场作战难敌对手:Uber和滴滴的关系

这里还不得不谈谈的就是打车软件的开山鼻祖Uber。

滴滴新Logo的颜色延续了原有品牌色桔色,Logo右上角的缺口,表明滴滴将一如既往地追求极致、永不满足和勇于创新,但是依旧觉得和Uber有异曲同工之嫌。

说起Uber,就不得不谈谈Uber的营销。2015年12月3日晚,微信公众平台对UBER所有城市的公众号进行了全面封杀,无法申诉,永久封禁。但是Uber对此迅速展开回应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可谓不精彩:

 

霸主养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相比之下,滴滴的营销就粗暴了许多。早在推广的初期,滴滴其实采用了许多非常规的手段:司机没有智能设备,滴滴的地推会帮着司机刷机,在百米的专用设备上安装上滴滴打车;而同时安装了滴滴和摇摇(国内第一款打车软件)的手机,会弹出提示,引导用户卸载摇摇……在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流量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流氓打法其实颇有成效。加上滴滴一路融资不断不缺钱,客场作战、打车软件鼻祖Uber反沦为追赶者的角色。

 

霸主养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霸主养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Uber中国还在打车领域精耕细作时、滴滴已逐渐迈向生态公司,其产品线包括出租车、快车、专车、巴士、顺风车、企业用车……还推出了代驾和试驾等形式,战线已扩展至出行与人的两个维度。对于车与人的两端,车可以对接车险、车保养等车后市场,人则可以延伸更多的增值服务:地图、LBS营销、广告投放、对接O2O等等。

Uber和滴滴出行,已经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者了、只是两者在打车领域有业务的重叠。放眼整个市场,滴滴出行将是领导者,而Uber则是一个优秀的竞争者。

 

霸主养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常言道:应用型公司值十亿,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生态型公司值千亿。

淘宝天猫构筑了零售系统生态、加上了支付宝在金融服务市场的地位,成就了阿里巴巴全球威名;围绕QQ微信构建了社交通讯生态的腾讯亦是坐享一方霸业。而滴滴能否剑指交通系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