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当天到底有多累(结婚当天到底有多累藏族)
结婚当天到底有多累(结婚当天到底有多累藏族)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如今国力强了,生产力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但为何越来越多人“结不起婚”了呢?
还别说和老外比,就算和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甚至是我们的父母辈相比;
结婚成本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为何如今的年轻人难逃结婚内卷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最近这些年,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抱怨高房价和高彩礼的男生越来越多。
他们声称,即使自己拼命工作,
也似乎难以赚到自己成家的资本。
然而我们仔细看看,辛苦的又何止是男生呢?
很多女生拒绝婚姻,也是因为她们在成家后,可能会面临待遇下降和失业的风险,
有了孩子后,日夜颠倒和请假旷工也是经常性的行为。
既然如此,索性还是单身比较好。
为什么所有中国人结婚都那么辛苦呢?
为何那些墨西哥人,阿根廷人,巴西人,甚至同是人口大国的印度人,
他们成家怎么就显得很容易呢?
记得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中国人好面子,攀比之风盛行。
男生为了结婚成家,就只好被那些丈母娘和资本家剥削。
那为什么其他国家的男人,他们就没有被资本家和丈母娘剥削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
资本家为了最大利益,需要剥削你的剩余价值。
同样,婚姻公司和另一半也会剥削你的婚姻价值。
那么问题就来了;
在社会经济发展至全球化的时代后,剥削理论就已站不住脚了。
因为全球化竞争的关系,任何一位资本家都无法精准地剥削一个自然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那为何唯有婚姻的资本,是个例外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理论
——赫克歇尔奥林模型
理论因为太过复杂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研究。
核心内容翻译成白话就是
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了,但是婚姻却有着一道道难以竞争的天然鸿沟;
像是种族,文化,语言,签证;
这就使得婚姻无法像其他资本市场一样,进行全球化竞争。
所以,本地的婚姻往往会产生严重的溢价行为,
即——
谁是卖方市场,谁说了算。
有人说,不对啊?日本韩国也是东亚文化的主流市场,为何他们结婚也比我们容易呢?
这就又得提到另一个理论了
——新西兰奶工理论
去过新西兰的朋友知道,在新西兰,奶工是一个绝对的高薪工种;
有些老师傅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医生和律师。
这是因为在新西兰,奶工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
早年间因为工资很低,几乎都没什么人干;
后来国家为了保护相关的产业,就给奶工开了天价的工资,以确保这份工作时刻都有充足的劳动力。
看出什么端倪没?
没错,新西兰奶工因为工资低,于是大家用脚投票
——要不就没人干,要不你就给我开高工资。
日本韩国的婚姻也是如此,
近年来,日韩成婚数量一路暴跌,使得 *** 不得不出台越来越多的保护措施;
在日本,他们专门设立了“结婚新生活支援事业”,对新婚家庭进行房租和搬家费等的补助,补贴最高可达60万日元。
补贴对象是新婚夫妻双方年龄在39岁以下,且家庭所得在400万日元以下(相当于家庭年收入不到540万日元)。
韩国为了缓解人口危机,出台了生育鼓励政策,包括一次性发放200万韩元生育补贴等。
虽然依旧不妨碍当地的年轻人摆烂,但由此可见,在日韩结婚,也是相对要比我国容易很多的。
近些年虽然我国的年轻人也冒出了一些躺平心态,但真正摆烂的人并不多;
别看大家都在互联网上口嗨,但只要有一天他们赚足了结婚的资本,大多数人还是会不遗余力地去成家生娃。
也就印证了那句话——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只要对方看出了你的结婚意愿,你也就失去了谈条件的能力。
所以有些中国人不远万里跑去拉美,俄罗斯,印度,非洲结婚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当地人压根没反应过来,
他们完全不知道国人对于婚姻有着如此强的执着。
等哪一天其他国家的女生反应过来了,我想彩礼和高房价也就要紧随其后了吧。
早些年日本的婚姻成本也是居高不下的,
在1980年日本的平成一代,女性结婚的条件需要“三高”
即——高收入,高学历,高身长
别看我们一口一个平成废柴称呼人家,
而正是这些平成废柴,用了一代人的努力,
硬生生地将高昂的婚姻成本打了下来。
如今,很多日本女性的结婚要求是——
晚上能回家,不打人就行。
现如今我们依旧生活在这个怪圈之中,
一方面是年轻人正在躺平,而另一方面却是婚姻的成本依旧高昂。
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年轻人成家也能像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一样容易,
哪怕像我们的父辈一样也行。